- 相關推薦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熟讀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進一步掌握消息文體特點。
2、了解倫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體會諾貝爾寬廣胸懷。
3、理清新聞的內容、要素、結構,體會語言的真實準確。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把握新聞的結構,了解導語的作用。
難點:補敘作用。
學習過程
一、文學常識。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 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900年創立的,于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于1901年首次頒發。
二、字詞積累
1、生字
頒發()挪威()
遺囑()滲透()
炸藥()仲裁()
卓有成就()
2、詞語
【遺囑】
【滲透】
【建樹】
【仲裁】
【卓有成就】
三、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把握消息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2.導語都講了哪些內容?主體部分講了哪些內容?
3.你認為這則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刪去嗎?
四、熟讀課文,探究新聞內容
1、“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年12月10日電”屬于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
2.文章開頭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
3、第二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
4、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
5、本文結尾部分是補敘,這樣寫法有什么好處?
【答案】
參考答案:
一、略二、略
三、整體感知
1.時間:1901年12月10日;
地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人物: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
事件: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2.導語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和諾貝爾的遺囑。
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審權等消息背景。
3.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諾貝爾獎資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
四、熟讀課文,探究新聞內容
1、【答案】這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電地點、時間,表明消息材料真實可靠,報道及時。
2.【答案】本題運用導語作用分析法。首句為新聞的導語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幾個要素:人物、時間、事件,總括了新聞的內容,簡潔明了,讓讀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聞所報道的具體內容。第二句交代了諾貝爾獎的來歷及其具體分類和獲獎條件,為讀者普及了相關知識,便于讀者更有效地讀懂和了解新聞內容。
3、【答案】語段中一一列舉了當年諾貝爾獎的各個門類的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得的獎項以及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4.【答案】語段明確了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頒獎地點,使所報道的內容簡潔明了,便于讀者了解和掌握。
5、【答案】語段交代了新聞背景,進一步介紹了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與獎項評議權的分離,更有利于讀者了解和認識諾貝爾獎,從而增強了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導學案】相關文章:
《背影》導學案02-29
《論語》導學案03-14
《散步》的導學案03-27
《老王》導學案03-07
《樹》導學案11-25
《過秦論》導學案06-27
《秋天》導學案12-17
(精選)《秋天》導學案02-29
《太陽》導學案02-28
棗兒導學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