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音樂說課稿四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說課稿4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已經具有了初步的關于音樂要素和音樂經驗的積累,他們更加喜歡音樂中的游戲活動,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增強了,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游戲規則意識,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這些能力,提高幼兒用肢體展示音樂的興趣,所以我選擇了本次教學活動--音樂游戲《轉個圈,摸摸地》。
這個音樂游戲通過主動探索游戲玩法,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在游戲過程中體現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創編與各系想對應的動作,幫助幼兒總結學習方法。而且該內容活潑生動,易學易唱,容易被幼兒接受和理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新綱要》中指出:以幼兒為主體,制定相適宜的活動目標,結合音樂活動的特點及自身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的三大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2、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演唱的內容。
3、在音樂游戲中,感受與同伴一起隨音樂邊唱邊游戲的溫馨與快樂。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歌詞,記憶歌詞,我準備了一張比較淺顯易懂的圖譜,讓幼兒看著圖譜,學唱歌,同時給創編動作做準備。
四、說重點、難點
此節活動的重點是: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演唱的內容。之所以把這個作為重點,是因為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對于幼兒來說,還是一個有待于加強的`過程,還需多多培養。
難點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
五、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玩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節活動教師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游戲法、演示法、交流討論法、啟發聯想法、情緒體驗法、奧爾夫教學法等。每種方法它在教學活動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本節活動最主要的方法是奧爾夫教學法和游戲法,本次活動主要是奧爾夫音樂活動,所有重在要讓孩子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展示內心深處對音樂的理解和喜愛。
六、說教學程序
根據音樂游戲的一個過程以及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音樂,聽之前提要求。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對歌曲有個初步的印象,能說出其中印象較為深刻的歌詞,并加以理解。
2、教師出示圖譜,請幼兒看看圖譜上有什么圖案,它們分別代表了什么含義
、龠吙磮D譜,邊欣賞歌曲第二遍。
②逐句分析歌詞,并鼓勵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歌詞。
③說說圖譜上的小橫線,代表了前奏和間奏。
這個環節,再次欣賞歌曲,而且是邊看圖譜邊欣賞,加深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并逐步熟悉歌曲,從而能嘗試用身體動作逐句展示歌詞,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做準備。
其中的前奏和間奏一筆帶過,讓幼兒有個大致的印象即可。
3、整首學唱歌曲。
教師彈琴,幼兒學唱三遍。
、俚谝槐榧w唱;
②第二遍一半幼兒唱,一半幼兒做動作;
、劢粨Q幼兒的任務。
這個環節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能學唱歌曲。這個環節中僅要求幼兒只唱歌或者只做動作,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4、教師示范,幼兒集體學做音樂游戲。
、俳處熍c一名幼兒示范。
②幼兒兩人一組做音樂游戲。
、塾變喝艘唤M做音樂游戲。
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難點,前面一系列的步驟都在為這個環節做準備,所以這個環節也是檢驗幼兒在之前的各個環節中參與、掌握的情況如何。而且,幼兒集體進行的兩組游戲在逐漸地增加幼兒間合作的難度,也加強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此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感受與同伴一起隨音樂邊唱邊游戲的溫馨與快樂。
5、創編:除了摸摸地,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第一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第二段:第一二三句。最后一句。
請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轉一圈之后除了歌詞說到的動作,還可以做什么?逐句仿編,并嘗試邊唱邊做動作。
6、教師總結游戲的玩法。
師:這則音樂游戲可以兩個人玩、三個人玩,還可以仿編很多其它動作來表演,下次我們再來玩。
該活動之后,幼兒意猶未竟,教師給幼兒繼續創編的動力,讓幼兒對下一次奧爾夫音樂活動充滿期待。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洗手帕》這首歌曲描述的是幼兒較為熟悉并常能接觸到的生活場景。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歌詞內容比較簡單,其中的節奏型是較容易掌握的,所選擇的樂器也不復雜,所以,把它列入了我們剛剛起步的節奏樂教學,應該是比較恰當的。本首歌曲最大的特點是在唱并模仿洗手帕的過程中讓幼兒感受樂曲的強弱,疏密。用兩拍時值"嗨-,嗨-"來表示"用力搓",用"嚓嚓,嚓.嚓"來表示"輕輕搓",同時讓幼兒感受到了強弱與疏密的音色特點。
活動設計分析:
在進行第一教時學習歌曲并能根據歌曲表演簡單律動后,我根據幼兒的實際"打擊水平",對原節奏型稍作了改動,將原有的XX▏XX▏XX▏X-改為XX▏X.X▏XX▏X-,并在大鼓、鈴鼓和碰鈴三類樂器的基礎上增添了響板,難度增加了。我們知道,"在打擊樂演奏中使用整體教學法能有效減輕教師教和幼兒學的負擔,讓幼兒在多聲部樂曲中,把握部分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系"。所以我采用了"身體動作總譜--(分聲部練習)語音總譜--圖形總譜"相結合并層層遞進的辦法,并將難點前置,對節奏型"XX▏X.X▏XX▏X-"重點進行練習,使幼兒在有趣的"洗手帕"過程中,學會了用各種樂器協調地進行合作演奏。
活動過程分析:
在進行這個活動之前,我對班級幼兒的整體水平進行了全面的考慮,對教材也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力圖創設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以最大程度提高幼兒的打擊樂水平。
接下來我分四個部分重點講講第二教時進行的打擊樂教學。
第一環節,激發幼兒對節奏樂的興趣,復習歌曲《洗手帕》。
我以幫娃娃洗手帕帶領幼兒回憶了歌曲洗手帕,并復習了簡單的律動。幼兒在我的帶領下邊唱邊做相應的律動動作。
第二環節,幼兒感受樂曲,并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樂。
我出示無配器的簡譜總譜,提問:"你能看明白嗎?""會看著這個譜子打節奏嗎?"孩子們一起請出了我們現成的小樂器"手掌"進行演奏,幼兒在我的點擊指揮下邊唱邊用拍手動作演奏。一遍結束后,我問:"今天的《洗手帕》有一個特別難洗的地方,而且這里有一個樂符寶寶以前我們沒見過......"孩子們馬上找到了難點,針對難點,我用"請大家一起洗這個難洗的地方。""這里還有污漬,請你們洗......""還有點臟,你們再幫忙洗洗......"進行集體,分組練習。與此同時,我有意識地讓幼兒了解到這個小黑點叫"附點",如果有它跟在音符后面,這個音符要延長它本身時值的一半,還有后面音符下面的小短線音就要變短了,只有它原來的一半。
接下來,我啟發幼兒想想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為"洗手帕"打節奏,幼兒想出的有拍腿、*腰、拍頭等等許多動作,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一遍一遍地按簡譜總譜進行節奏練習。
第三環節,由身體動作總譜向分聲部練習的語音總譜過渡。
針對本次節奏樂配器變化的復雜性,我想用過渡的辦法將第二個難點弱化。我請幼兒根據我的`要求分聲部進行語音總譜的練習,如"嗨,嗨"請一位幼兒唱,"用力搓"請A、B、c組幼兒合唱,"嚓嚓嚓嚓"請A組幼兒唱,"輕輕搓"請B、c組幼兒唱,"晾起來"請全體幼兒合唱。兩次練習后,我發現幼兒已經可以用樂器為《洗手帕》伴奏了。
第四環節,由分聲部練習的語音總譜過渡為樂器伴奏的圖形總譜。
"請樂器寶寶一起來唱歌吧!"我出示圖形總譜,請幼兒逐一來說說哪里誰在唱歌,哪里一起唱......接下來我的要求是:請剛才唱"嗨,嗨"的幼兒敲大鼓,"用力搓"請碰鈴、鈴鼓、響板合奏,"嚓嚓嚓嚓"請鈴鼓輪奏,"晾起來"由集體演奏。幼兒邊唱,邊根據我要求的配器方案,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奏打擊樂器。
活動后的反思:
1、在打擊樂活動中進行整體教學法比較好,這里我選用的就是它特殊方法中的兩種,一種是總譜法,使用變通總譜,幫助孩子掌握作品的整體音響結構。另一種是指揮法,讓幼兒學會看指揮進行演奏。
2、覺得難點較難掌握,尤其是用鈴鼓來演奏有很大的難度,需要課后再次鞏固。
3、困惑:我們現在的打擊樂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應該以模仿為主,配器方案該由老師指定還是幼兒自選呢?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選文緣由
中國是詩的國度,優秀的古代詩歌如耀眼的群星般璀璨奪目。學習古代詩歌,既能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給人以啟迪,又能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培育民族精神。
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世代流傳,膾炙人口的佳作。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誦讀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從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積累詩句,培養對祖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2、文本魅力
賀知章的詩以絕句見長,《詠柳》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畫,著墨不多,卻意境鮮明,耐人尋味。這首詠物詩,通過描寫春風吹拂下,柳樹的婀娜多姿,對大自然的神奇發出由衷的贊嘆,歌頌春天,贊美大自然呈現出的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歌淺顯易懂又寓意深刻,情調健康又意境優美,形象鮮明。詩的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柳樹的姿態。在詩的后兩句,詩人運用新奇的想象,以自問自答的形式,生動的比喻,形象說明了柳樹之所以美好動人的原因。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讀懂一些淺顯的詩歌!对伭肥且皇酌鑼懘禾炀吧脑,學生學習詩歌也正逢春天,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對詩句內容一定能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目標:準確認讀兩個生字,會寫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理解詩句意思,品味詩歌意境,想象《詠柳》描繪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感悟詩歌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體現在品味詩歌的意境上。
四、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為本”的理念,采用范讀、指名讀、挑戰讀、競賽讀、配音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感受古詩的`節奏韻律,激起學生美美地誦讀古詩的興趣,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和積淀。
2、始終以美為線索,讓美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詩歌中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之美,真切感受春天柳樹之美,感受祖國詩歌文化之美。
五、教法學法
詩歌的教學離不開誦讀和意境的想象。教學中,我采用誦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品賞詩的意境,詩的感情。還采用想象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詩句的內容進行補白。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讀、寫、說”的方法學習詩歌。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誦讀為主線”的原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揭示課題——感受美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來連通師生的心。
開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出示有關春天的圖片,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把學生引入一個萬物復蘇、充滿勃勃生機的情境當中,緊接著揭示課題,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最后解題。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導入方式,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受到美的熏陶,營造課堂的濃濃春意,奠定課堂的情感基調。
。ǘ┳灾髯x文,整體感知——探究美
這一環節,我首先飽含深情的范讀詩歌,引領學生走進詩歌,感知文本內容。然后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把字形記清楚,把詩歌讀流利,找出自己認為寫的美的詩句反復讀一讀,大致了解詩意,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學生自主學習后,我利用生字卡,開火車、回音壁等多種方式檢查指導認讀生字,指導學生寫好“裁”等難寫的字。再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讀一讀自己認為寫的美的詩句,說一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感受詩人筆下的柳樹之美。這樣設計使學生自己去獨立動動腦,動動口,動動手,在自讀自悟、觀察、思考的過程中掌握字詞的音、形、義,整體感知文本內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質疑問難,品讀鑒賞——品析美
俗話說,學貴有疑,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質疑問難,我根據學生的質疑進行梳理。以“作者為什么把春風比作剪刀?這把靈巧的剪刀裁出了什么?”為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品析。在層層推進的線索中,以“美”字為著眼點,通過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的“美美”朗讀,引導學生在詩中透過字里行間尋找美、體會美。通過對“碧玉”、“綠絲絳”等詞的反復咀嚼,使學生對詩句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此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學生說 “碧玉”寫出了柳樹的嫩綠,多惹人眼呀!有的說“萬條”寫出了柳枝的茂密。還有的學生說“絲絳”寫出了柳枝的輕柔美麗。學生在理解詩意中,真正領會詩中用詞的準確與精妙,感受“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形象之美。其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使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顯示了它的神奇靈巧。教學中,以詩眼“裁”字為突破口,將該字與“剪”字相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到那“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內在意蘊,引發學生想象“春風還裁出了什么?”學生將已有的對春天的認識,在腦海中立刻形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學生有的說裁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有的說裁出了各色鮮艷的花朵;也有的說裁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還有的說裁出了我們在美好的春光里踢球、打滾、放風箏、嬉戲的笑臉。最后,讓學生體會這首詩不僅描寫春天的柳樹,而且還寫出了詩人愉悅的心情。這一過程,拉近了古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了古詩的意蘊,使學生體會到春天那萬物蘇醒,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讀中入境,體驗升華——想象美
古詩作為一個整體,傳達出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這恰恰是一首詩的精髓所在。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吟誦,邊吟邊想象詩歌的意境,然后讓學生交流讀詩時,眼前浮現的景象。此時的詩歌,在孩子們的眼中變成了一幅幅活的畫。有的學生說,我看見一位詩人正在作詩,旁邊有一排排柳樹,一陣微風吹來,柳枝搖搖擺擺。有的學生說,我看見波光粼粼的湖面,岸邊的柳條垂下來特別美。接著我通過優美流暢的語言和課件描繪我眼中的景象,通過展示婀娜多姿的柳樹,配上吟誦《詠柳》的音樂,在學生的頭腦中強化了古詩的意境美,使他們置身于古詩創造的藝術境界之中,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華,認識柳樹美,春風美,春天美,大自然美,生活美。最后讓學生做一回詩人,可以配上適當的動作,也可以背一背古詩。這樣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領悟詩人把對柳樹的贊美,升華到對春天的贊美的創作用意。
。ㄎ澹┤の蹲鳂I,遷移運用——拓展美
學完這首詩后,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趣味作業,
、傥視。
、谖視。
③我會寫。讓學生自主的選擇作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表情歌》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幼兒能夠表現自我的一個音樂教材。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每個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現方式,有的高興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來,而幼兒處在一個模仿力很強,對刺激很敏感的時期,讓他們在學習歌曲時模仿各種表情和動作,幼兒是很有興趣的。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兒童教育實踐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在這首歌曲中還反復出現一個節奏xx|xxx|,因為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節奏方面的接觸還比較少,而幼兒這個年齡對節奏十分敏感,所以這個教材是很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的。
2。目標定位
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希望幼兒帶著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自由地與音樂交流、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為此,我為《表情歌》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邊唱邊表演。
。2)掌握xx|xxx|節奏型。
。3)樂意創編新的歌詞。
3;顒拥闹攸c和難點
根據目標,活動重點定位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新的歌詞。難點是掌握xx|xxx|節奏型。
4;顒訙蕚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1)、自制了節奏圖譜。
。2)、制作了《表情歌》ppt。
二、說教法
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節奏譜、以游戲,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1。游戲法: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發展,有所收獲。在這個活動中我設計了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這個游戲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但是在這里有了新的內容就是學習節奏型,在不知不覺中幼兒一遍一遍的通過各種動作掌握了這個節奏。
2。圖譜教學法: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有難變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3。提問法: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系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三、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法等學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歌曲圖譜了解了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和做法,是幼兒改編歌詞的好機會。
四、說活動過程
1、以游戲開始,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做夸張的表情讓幼兒猜猜老師的心情
2、學習歌曲。重點學習節奏xx|xxx|
3、仿編歌曲。根據表情的不同創編相應的歌詞。
4、集體表演,形成學習歌曲的高潮。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04-23
幼兒園中班音樂說課稿06-13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10-17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4篇05-10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說課稿08-15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精選24篇)08-27
幼兒園中班音樂說課稿優秀02-24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06-18
幼兒園小班音樂說課稿范文06-18
幼兒園音樂說課稿八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