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是唐朝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后王叔文政治集團被打壓,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小石潭記》,歡迎閱讀。
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小石潭記》 1
1、《小石潭記》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形象的比喻,描寫溪身、溪水的語句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小石潭記》中描寫潭周圍樹木的'語句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小石潭記》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
4、《小石潭記》中寫潭中魚游來游去,非常活躍的語句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5、《小石潭記》中寫出小石潭源頭悠遠、兩岸彎曲的語句是: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記》中側面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記》中表現地理環境使作者內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8、《小石潭記》中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姿態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小石潭記》 2
一、景物描寫類
潭邊樹木的幽美姿態
默寫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解析:通過“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藤蔓纏繞搖曳的動態,突出小石潭環境的清幽。
游魚自由靈動的姿態
默寫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解析:以“空游”比喻魚在清澈水中的輕盈,側面表現潭水的澄澈透明。
溪水曲折隱現的形態
默寫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解析:用北斗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比喻溪岸的蜿蜒,形象描繪溪水的幽深難測。
岸勢峭拔多姿的比喻
默寫句: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解析:以“犬牙”比喻岸邊巖石的參差不齊,強化環境的荒僻感。
二、情感氛圍類
渲染孤寂凄涼的心境
默寫句: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解析:直接抒發作者被貶后內心的悲涼,通過環境描寫傳遞情感,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借景生情,寄寓失意
默寫句: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解析:以“四面竹樹環合”的'封閉環境,烘托作者被貶謫后的孤獨與壓抑。
三、動態描寫類
游魚由靜到動的活潑情景
默寫句: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解析:通過“靜—動—快”的對比,展現游魚的靈動,暗含作者短暫的愉悅。
游魚與游人互動的趣味
默寫句:似與游者相樂。
解析:以擬人手法寫魚,反映作者初見小石潭時的短暫歡愉,與后文凄涼形成反差。
四、寫作手法類
側面描寫潭水清澈
默寫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解析:通過魚的“空游”和影子的清晰可見,間接表現水的澄澈,比直接描寫更生動。
比喻手法的綜合運用
默寫句:
溪身:斗折蛇行(北斗星、蛇)
岸勢:犬牙差互(狗牙)
游魚:空游無所依(空中游動)
解析:柳宗元通過多重比喻,將抽象景物具象化,增強畫面感。
五、重點句子默寫
小石潭源頭悠遠的描寫
默寫句: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解析:以岸勢的復雜暗示水源的神秘,引發讀者聯想。
表現地理環境凄清的句子
默寫句: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解析:直接點明環境對作者心境的影響,為后文“乃記之而去”埋下伏筆。
【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小石潭記》】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小石潭記》情景式默寫片段11-03
《小石潭記》中考復習08-15
中考閱讀《小石潭記》06-15
《小石潭記》中考閱讀11-13
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杜甫詩三首》11-05
語文小石潭記習題08-10
《小石潭記》中考題10-30
《小石潭記》中考真題10-12
小石潭記中考題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