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餐桌上的閑話班主任寄語140句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寄語吧,寄語的文體沒有嚴格限制,可以是詩歌、散文或者隨筆。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寄語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餐桌上的閑話班主任寄語140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漂亮的學生食堂里,一日三餐,總是滿滿一室,許多老師也在食堂里就餐,親切的和學生邊吃邊聊,那情形就象一家人,很有幾分溫馨的氣氛。
2、本來古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訓戒,但那卻是指的養生之道,并不排斥家人、朋友、師生之間的親密對話。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整天忙于上課、作業,與老師的交流時間實際上是很少的,于是,進餐的時候,班主任約幾個同學,同坐一桌,聊聊家庭,聊聊生活,聊些日常的酸甜苦辣,一步步走進學生的心里,也把心交給學生,實在是一種教育的享受。
3、說心里話,學生食堂的飯菜挺不錯的,花樣多,顏色好,味道也可口。我比較了一下路邊店,它除了可以一樣一樣的叫菜,老板堆一臉的干笑外,實在找不出更多的優點。
4、于是,我常找一張剩有一個空位的桌子坐下,話題也便從碗里的飯菜開始。有的同學說飯菜便宜,吃一頓只要2.5元,有的說飯菜干凈,沒有路邊店汽車跑起的一溜灰塵,還有的說,我在家里也沒吃過這么多種花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無拘無束。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邊天南地北地說“閑話”。
5、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身邊的學生會因你的到場,自然而然地感到一種“榮幸”,感受到一份呵護。咳,你看這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班主任!哪怕是十七八歲,那神態,那舉止,竟有著孩子一般的天真和爛漫,讓人久久的感動著,感動著年輕的心正在貼緊你的心。
6、同桌進餐,你可能在交流中了解到許多在課堂上不可能了解的情況,班上哪個同學的父母久病在床,哪個同學有著特殊的興趣愛好,哪個同學的家住在遠離縣城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哪個同學長期留守、與爺爺奶奶相依過活等等,這些情況,對班主任開展工作來說,無疑是一本活的工作手冊。
7、有時也可以把話題拉得更開,談談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苦樂,談談班級建設的意見,怎樣當一名好學生,當一名好干部,怎樣去幫助“學困”“貧困”的同學,怎樣懂得珍惜時間,珍愛青春,盡可能地豐富這一段人生的行程。
8、有時學生也可能問到老師的工作,關心老師的家庭甚至老師的孩子,彼此就在這些問答中增進情感,增進了解。學生過去往往只看到過老師課堂上的一面,而對老師的另一面卻缺乏了解,餐桌或許正好成了一個絕好的交流平臺,心與心的貼近,學生會把問題看得更全面,也會更懂得老師的一片苦心。
9、我常想起我的高中生活,那時,許多老師都是不拘一格的,常常與學生一起跑步,一起朗誦,一起下棋,一起蹲在石坎上吃飯,一起觀光山川田野,總有著說不完的話。我們對老師的興趣愛好特長、老師的工作狀態、生活習慣可以說了如指掌。現在想來,那是多么難得的有聲無聲的交流啊!有時真希望時光倒流,重回過去。
10、想想,現在我們接觸學生,了解學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們到哪里去了呢?課間的時候呆在辦公室里,課后的時間呆在家里,課上課下,我們總是被更多的事務纏身,我們沒有學會分身術。如此看來,找點時間,找張餐桌,常和同學們說說“閑話”,聊一段平常生活應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11、餐桌上的每一口飯,都是成長的養分;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是未來的基石。
12、別急著夾最后一塊肉,就像別急著抄同學的答案——慢慢來,才更踏實。
13、吃飯時挑食的孩子長不高,學習時挑題的孩子進步慢。
14、碗里的飯要一粒粒吃,書里的知識要一點點學,急不得也懶不得。
15、如果學習像吃飯一樣認真,你早就成“學霸”了!
16、餐桌上的禮儀,是教養;課堂上的專注,是未來。
17、別讓手機“搶”了你的飯碗,也別讓它“偷”了你的青春。
18、吃飯要細嚼慢咽,學習要反復琢磨——好習慣,藏在一舉一動里。
19、碗空了可以再添,時間走了回不來——珍惜當下,別留遺憾。
20、餐桌上的笑聲,是家的溫度;課堂上的思考,是心的成長。
21、吃飯不剩米,做人不浪費——節約,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德。
22、夾菜別翻來翻去,說話別尖酸刻薄——尊重他人,從細節開始。
23、碗里的干凈,是自律;心里的善良,是光芒。
24、吃飯時別吧唧嘴,說話時別打斷人——教養,藏在無聲的細節里。
25、餐桌上的分享,是快樂;課堂上的合作,是智慧。
26、別因為一塊糖和弟弟吵架,就像別因為一道題和同學紅臉——寬容,讓心更寬。
27、吃飯要感恩農民的辛苦,學習要珍惜老師的付出——心懷感恩,路才長遠。
28、碗摔碎了可以粘,信任破碎了難修復——做人,要守住底線。
29、餐桌上的謙讓,是風度;考場上的誠信,是骨氣。
30、別把垃圾留在桌上,就像別把煩惱留在心里——學會清理,才能輕松前行。
31、餐桌上的閑話,是父母最期待的“成績單”——比分數更珍貴的,是你的笑臉。
32、別低頭玩手機,抬頭看看爸媽的白發——他們陪你長大,你陪他們變老。
33、吃飯時多聽少說,就像學習時多問少猜——溝通,是雙向的溫暖。
34、碗里的熱湯,是媽媽的牽掛;書包里的便簽,是爸爸的叮囑——愛,藏在細節里。
35、別因為考試失利躲進房間,就像別因為菜咸了摔筷子——家人,永遠是你的避風港。
36、餐桌上的笑聲,比任何獎狀都珍貴——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37、吃飯時幫媽媽盛碗湯,就像學習時幫同學講道題——善良,會傳染。
38、別抱怨爸爸的嘮叨,就像別嫌棄奶奶的舊故事——有些愛,聽著煩,失去才懂。
39、餐桌上的沉默,是距離;課堂上的互動,是默契——多交流,心才近。
40、碗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家的味道;心里的每一句話,都是愛的表達——別吝嗇說“我愛你”。
41、餐桌上的夢想,是“我想當廚師”;課堂上的努力,是“我能當科學家”——夢想,從敢想開始。
42、別因為一道菜不合口味放棄整頓飯,就像別因為一次失敗放棄整個人生——堅持,才有希望。
43、碗里的飯要吃完,未來的路要走完——半途而廢的人,永遠嘗不到成功的甜。
44、吃飯時想象自己是美食家,學習時想象自己是探險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45、別把夢想當玩笑說,就像別把努力當負擔看——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才會認真對待你。
46、餐桌上的選擇,是“吃菜還是吃肉”;人生的選擇,是“躺平還是奮斗”——你的態度,決定高度。
47、吃飯要講究搭配,學習要講究方法——盲目努力,不如聰明堅持。
48、別因為碗里的菜少而抱怨,就像別因為現在的平凡而沮喪——小種子,也能長成參天樹。
49、餐桌上的儀式感,是生活的詩意;課堂上的目標感,是未來的方向——別讓日子過得太隨便。
50、吃飯時感謝做飯的人,成功時感謝幫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路越走越寬。
51、碗摔碎了別哭,撿起來粘好——失敗,是成功的“預演”。
52、吃飯時被魚刺卡到,喝口水繼續吃;學習時遇到難題,換個思路繼續想——辦法總比困難多。
53、別因為菜太辣放棄整盤菜,就像別因為題太難放棄整張卷——挑戰,讓成長更有價值。
54、餐桌上的“黑暗料理”,是嘗試的勇氣;考場上的“低分卷”,是進步的階梯——怕,你就輸了。
55、吃飯要等菜涼了再吃,學習要等沉淀后再悟——急功近利,往往一事無成。
56、別因為碗里的飯少而搶,就像別因為機會少而爭——是你的,跑不掉。
57、餐桌上的“剩飯”,是浪費;課堂上的“半途而廢”,是遺憾——堅持到底,才是贏家。
58、吃飯時被湯燙到嘴,下次會吹涼再喝;學習時被難題絆倒,下次會準備更充分——吃一塹,長一智。
59、別因為一道菜不合口味否定整桌飯,就像別因為一次失敗否定整個人生——局部,不代表全部。
60、餐桌上的“挑食”,是孩子的特權;人生的“挑活”,是懶惰的借口——責任,從學會承擔開始。
61、吃飯別磨蹭,學習別拖延——時間,不會等任何人。
62、碗里的飯要趁熱吃,機會要趁早抓——涼了,就不好吃了;晚了,就沒了。
63、吃飯時別一邊看手機一邊吃,就像學習時別一邊聽歌一邊學——專注,才能高效。
64、餐桌上的“狼吞虎咽”,是餓;課堂上的“囫圇吞棗”,是傻——細嚼慢咽,才更有滋味。
65、別因為聊天忘了吃飯,就像別因為玩忘了學習平衡,是生活的藝術。
66、吃飯要按時,學習要按計劃——規律,讓生活更有序。
67、碗里的飯要吃完,今天的任務要完成——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68、吃飯時別總想著下一道菜,就像學習時別總想著玩——活在當下,才能享受過程。
69、餐桌上的“搶時間”,是怕菜涼;課堂上的“搶時間”,是怕知識涼——效率,決定成敗。
70、別因為吃飯慢被媽媽催,就像別因為學習慢被老師催——慢工,也能出細活。
71、吃飯時多聽家人聊兩句,就像課堂上多聽同學說兩句,都能發現不一樣的故事。
72、夾菜時記得讓一讓長輩,就像小組合作時多幫襯下同學,禮貌藏在細節里。
73、碗里的飯要吃干凈,就像作業要認真寫完,每一份付出都不該浪費。
74、餐桌上別總盯著手機,就像上課別走神,專注才能接住身邊人的心意。
75、偶爾和爸媽說說學校的小事,哪怕是 “今天同桌幫我撿了筆”,溝通從細碎開始。
76、遇到不愛吃的菜別皺眉,就像遇到難學的知識點別退縮,試著多了解一點,或許會有驚喜。
77、吃飯不催促、不喧嘩,就像課堂發言要有序,安靜里藏著對別人的尊重。
78、幫媽媽擺擺碗筷、收收盤子,就像幫老師整理講臺、分發作業,小事里能長本事。
79、聽爺爺講過去的事別不耐煩,就像聽老師講錯題別走神,長輩的經驗里藏著寶藏。
80、餐桌上別挑食,就像學習別偏科,全面吸收才能長得穩、學得好。
81、吃到好吃的菜夸夸做飯的人,就像同學進步了多夸夸他,鼓勵能讓身邊人更開心。
82、吃飯時坐端正,就像上課坐直身子,好姿態能讓人更精神、更專注。
83、湯勺用完放回原位,就像文具用完放回筆袋,習慣好的人走到哪都讓人放心。
84、家人問起學習別敷衍,哪怕說 “今天數學有點難,我再琢磨琢磨”,坦誠比隱瞞好。
85、餐桌上偶爾 “讓菜”,就像小組活動里 “讓機會”,懂得分享的人朋友更多。
86、吃飯不邊吃邊玩,就像寫作業不邊寫邊玩,專心才能把事做好。
87、飯后主動擦桌子,就像課后主動擦黑板,多做一點不吃虧,還能暖人心。
88、聽爸媽說工作的辛苦別打斷,就像聽老師說備課的用心別插嘴,懂得體諒才會長大。
89、遇到喜歡的菜別一次夾太多,就像遇到喜歡的書別只顧著看,記得給別人留一份。
90、吃飯時慢慢嚼,就像做題時慢慢想,著急容易出錯,穩一點更靠譜。
91、幫弟弟妹妹剝個蝦、遞雙筷子,就像幫低年級同學解答問題,學會照顧人會更受歡迎。
92、家人做飯晚了別抱怨,就像老師偶爾拖堂別不滿,多等一會兒,多一份理解。
93、餐桌上聊點輕松的話題,別總說 “誰比我考得好”,就像課堂上別總比名次,成長比分數重要。
94、吃到家鄉菜時多問問做法,就像學到新知識多問問原理,好奇能讓人更懂生活、更愛學習。
95、吃飯時不抖腿、不敲碗,就像上課不做小動作,好儀態會讓人更受尊重。
96、爸媽提醒 “少喝飲料多喝湯” 別反駁,就像老師提醒 “少玩手機多看書” 別抵觸,長輩的話里藏著關心。
97、飯后和家人散散步、聊聊天,就像課后和同學聊聊天,相處的時光最珍貴。
98、看到家人疲憊了,主動說 “今天我來洗碗”,就像看到老師忙了,主動幫個小忙,貼心的孩子最可愛。
99、餐桌上別總說 “我不喜歡”,試著說 “我試試”,就像學習別總說 “我不會”,試著說 “我試試”,勇敢才能進步。
100、記得夸夸媽媽的新菜譜,就像夸夸同學的新筆記,認可別人的付出,會讓彼此更開心。
101、吃飯時不東張西望,就像上課不左顧右盼,專注才能抓住重點 —— 不管是飯菜的香,還是知識的妙。
102、幫爸爸遞張紙巾、倒杯溫水,就像幫老師遞支粉筆、拿本書,小事雖小,卻能暖人心。
103、家人聊起你的進步,別害羞別打斷,就像老師表揚你時別低頭,坦然接受認可,才能更有動力。
104、遇到餐桌上的小矛盾,比如 “誰先盛湯”,主動讓一步,就像課間和同學鬧小別扭,主動退一步,包容才是大智慧。
105、吃飯時別把骨頭、殼亂扔,就像做題時別把草稿紙亂揉,整潔的習慣會讓人更舒服。
106、聽媽媽說 “今天菜有點咸”,別吐槽,說 “下次少放鹽就更好啦”,就像老師說 “這道題步驟不對”,別抱怨,說 “我再改改”,溫和的態度更能解決問題。
107、偶爾和家人分享學校的趣事,比如 “今天體育課我們贏了比賽”,就像和老師分享學習的快樂,分享能讓快樂翻倍。
108、吃飯時不催促別人 “快點吃”,就像小組討論不催促同學 “快點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尊重節奏才好。
109、幫家人盛飯時多問一句 “夠不夠”,就像幫同學傳作業時多問一句 “有沒有漏”,細心的人總能讓人安心。
110、餐桌上別總搶著說話,學會聽別人講完,就像課堂上別搶著發言,學會聽別人說完,傾聽比表達更重要。
111、吃到小時候愛吃的菜,和家人說說 “小時候我總纏著你做這個”,就像學到熟悉的知識點,和老師說說 “上次你講過,我記住啦”,回憶里藏著溫暖的聯結。
112、吃飯時不把筷子插在飯上,就像上課不把筆扔在桌上,禮儀藏在這些小細節里,需要我們慢慢學。
113、爸媽問 “今天有沒有不懂的題”,別敷衍說 “沒有”,坦誠說 “有一道題我還沒懂,等下想問問你”,就像問老師問題一樣,坦誠才能解決問題。
114、餐桌上和家人約定 “今天不聊學習,只聊開心事”,就像課堂上和同學約定 “這節課專心聽講,課后再玩”,適度放松才能更好地前進。
115、幫媽媽擦灶臺、擦油煙機,哪怕只是擦一小塊,就像幫老師整理作業本、疊試卷,多分擔一點,家人和老師都會輕松一點。
116、吃飯時別總說 “這個不好吃”,試著說 “這個菜和我平時吃的不一樣,很特別”,就像遇到難理解的知識點,試著說 “這個知識點很特別,我再研究研究”,換個角度,態度會更積極。
117、聽爺爺說 “以前沒這么多好吃的”,別覺得無聊,說 “爺爺你再講講,以前的飯是什么味道呀”,就像聽老師說 “以前的學習條件沒這么好”,別覺得沒用,多聽多學,才懂珍惜現在。
118、吃飯時不把胳膊架在桌子上,就像上課不把胳膊撐在桌上,端正的姿態會讓人更有精神,也更顯尊重。
119、家人做飯時,偶爾去廚房搭把手,哪怕只是洗個菜,就像老師備課的時,偶爾幫老師拿個資料,陪伴也是一種支持。
120、吃到沒見過的菜,主動問 “這是什么菜呀,怎么做的”,就像學到沒見過的知識點,主動問 “這是什么原理呀,怎么理解”,好奇是成長的開始。
121、吃飯時別大聲咀嚼,就像回答問題別大聲嚷嚷,溫和的聲音更讓人喜歡,也更顯禮貌。
122、爸媽提醒 “多吃蔬菜補維生素”,別抗拒,試著多夾一筷,就像老師提醒 “多做練習鞏固知識”,別偷懶,試著多做一題,對自己好的事,值得堅持。
123、飯后和家人一起收拾餐桌,你擦碗、我擦桌,就像課后和同學一起打掃教室,分工合作,效率更高,也更熱鬧。
124、餐桌上聊起你的小缺點,別生氣別反駁,說 “我知道了,我會改的”,就像老師指出你的不足,別難過別抵觸,愿意改正才能進步。
125、幫弟弟妹妹盛一碗熱湯,提醒 “小心燙”,就像幫同學遞一本厚書,提醒 “小心沉”,懂得關心別人,才會被別人關心。
126、吃飯時不把飯粒掉在桌上,就像寫作業不把字寫錯在紙上,細心一點,就能少一點麻煩,多一點完美。
127、家人夸你 “越來越懂事了”,別謙虛過頭,說 “謝謝,我會繼續努力的”,就像老師夸你 “越來越優秀了”,別害羞過頭,說 “謝謝,我會更努力的”,自信的孩子更有魅力。
128、餐桌上遇到有人不舒服,主動遞杯溫水、問聲 “沒事吧”,就像課堂上遇到同學不舒服,主動舉手、告訴老師,善良的舉動總能溫暖人心。
129、吃飯時別總盯著一道菜吃,每道菜都嘗一點,就像學習別總盯著一門課學,每門課都學一點,全面發展才是真優秀。
130、爸媽工作累了,吃飯時多和他們說點輕松的話,比如 “今天我們班發生了一件好玩的事”,就像老師備課累了,多和老師說點貼心的話,比如 “老師您辛苦了”,溫暖的話能驅散疲憊。
131、飯后主動把剩菜裝進保鮮盒,就像課后主動把試卷整理進文件夾,懂得收納,才能讓生活和學習更有條理。
132、餐桌上別總說 “我要吃這個、我要吃那個”,多問問家人 “你們想吃什么”,就像小組活動別總說 “我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多問問同學 “你們想做什么”,懂得考慮別人,才會更受歡迎。
133、吃飯時不邊吃邊看電視,就像寫作業不邊寫邊聽音樂,專注才能做好當下的事,吃飯時享受飯菜,寫作業時專注思考。
134、家人問你 “明天想吃什么”,別隨口說 “隨便”,認真想想說 “我想吃您做的紅燒肉”,就像老師問你 “明天想講什么知識點”,別隨口說 “隨便”,認真想想說 “我想講這道難題”,明確的需求能讓別人更懂你。
135、幫媽媽洗洗碗,哪怕只是洗幾個小碗,就像幫老師發作業,哪怕只是發幾本書,小小的付出,也能讓身邊人感受到你的心意。
136、吃飯時別和家人吵架、拌嘴,就像課堂上別和同學吵架、鬧矛盾,和諧的氛圍才讓人舒服,也更能享受相處的時光。
137、聽爸爸說 “今天工作上遇到點麻煩”,別打斷,說 “爸爸別著急,慢慢說”,就像聽老師說 “今天備課遇到點困難”,別插嘴,說 “老師別著急,我們等您”,耐心傾聽也是一種支持。
138、吃飯時不把筷子當玩具,就像上課不把筆當玩具,工具要用到正地方,才不會浪費,也不會影響別人。
139、家人做了新嘗試的菜,哪怕味道一般,也說 “謝謝您的嘗試,很特別”,就像同學做了新嘗試的發言,哪怕不夠完美,也說 “謝謝你的分享,很勇敢”,鼓勵別人的嘗試,才能讓身邊人更敢突破。
140、記住:餐桌上的每一頓飯,都是家人的陪伴;課堂上的每一節課,都是老師的用心。珍惜吃飯的時光,也珍惜學習的時光,才能在成長里收獲滿滿。
【餐桌上的閑話班主任寄語】相關文章:
閑話清明作文(精選27篇)04-07
餐桌上的聚會07-04
寒假班主任寄語07-15
班主任寒假寄語06-22
班主任勵志寄語01-21
班主任寄語優秀10-28
中隊班主任寄語10-18
常用班主任寄語01-16
班主任寄語簡短05-15
暑假班主任寄語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