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占有很大的比例,為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 1
①未來,網絡或許是這樣:只要有燈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網,甚至能看高清視頻。這就是Lifi——一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我們需要的信息和數據的技術,又被稱為可見光通信(VLC)。
② Lifi擁有很多特有的優點: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購置設備少等優勢;無電磁污染——適用于飛機、醫院、工業控制等射頻敏感領域;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無須無線電頻率許可,無須開挖管道的市政許可,便攜性強,便于維護,適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領域應用;適合水下通信——基于藍綠光LED燈的半導體照明技術可用于水下高帶寬通信;具有更大的帶寬潛力——未來能夠達到每秒幾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Lifi作為一種照明和通信結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動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網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已成為國內外競爭的焦點和制高點。
③回顧Lifi的發展歷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燈作為通信基站進行信息無線傳輸的室內通信系統。近年來,美國關于VLC技術也開展了許多項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VLC無線通信技術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國交付了第一臺Lifi技術的產品。在這一個領域,中國并沒有落后。幾乎就在英國做出產品的同一時期,我們團隊也研發出了樣機,演示了高清視頻流傳輸。就傳輸速率而言,我們團隊在2013年就研發出了3.75Gb/s的離線數據傳輸速率,這個速率發布時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3.4Gb/s。
④目前,限制Lifi系統傳輸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調制帶寬。另外,從產業發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術都有著相應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見光通信沒有任何專業芯片。 雖然Lifi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要像Wifi那樣走進千家萬戶,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一新興領域已經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⑤發展LED可見光通信技術,不僅為LED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劑強心劑,還可望拉動上下游整個產業鏈。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 下列對第③段劃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舉例子 打比方 B.列數字 作比較
C.舉例子 下定義 D.列數字 摹狀貌
2. 下列句子屬于生動說明的一項是
A. 這就是Lifi——一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我們需要的信息和數據的技術,又被稱為可見光通信(VLC)。
B. 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燈作為通信基站進行信息無線傳輸的室內通信系統。
C. 從產業發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術都有著相應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見光通信沒有任何專業芯片。
D. 發展LED可見光通信技術,不僅為LED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劑強心劑,還可望拉動上下游整個產業鏈。
3.下列有關Lifi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購置設備少等優勢。
B. 因為沒有電磁污染,所以適用于飛機、醫院、工業控制等射頻敏感領域。
C.只要獲得無線電頻率許可,就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領域應用。
D. 具有更大的帶寬潛力,因此未來能夠達到每秒幾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
4.下列表述與原文內容一致的一項是
A.未來,人們利用Lifi或許能夠實現只要有燈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網,甚至能看高清視頻的夢想。
B. Lifi可以有效推動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網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已成為歐美國家競爭的焦點和制高點。
C.近年來,美國關于VLC技術開展了許多項目,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臺Lifi技術的產品。
D.雖然Lifi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但它已經取代Wifi走進千家萬戶,并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參考答案:
1. B
2. D
3. C
4.A
拓展:文章賞析
這篇關于 Lifi(可見光通信)的科普文章,兼具科學性、邏輯性與可讀性,是一篇優秀的技術普及文本。它以清晰的結構、精準的表述和恰當的內容取舍,將復雜的技術知識轉化為大眾易于理解的信息,同時傳遞出技術發展的價值與前景,具體可從以下維度賞析:
一、結構清晰:“是什么 - 為什么好 - 發展如何 - 有何問題 - 有何價值” 的邏輯閉環
文章遵循了科普文 “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的經典結構,每一部分既獨立成意,又緊密銜接,形成完整的邏輯鏈條:
開篇破題,具象化引入:第①段以 “未來網絡場景”(有燈光就能上網、看高清視頻)為切入點,用生活化的想象替代抽象的技術定義,快速抓住讀者注意力,隨后自然引出 “Lifi” 及 “可見光通信(VLC)” 的核心概念,讓讀者對技術形成初步認知,避免了開篇即講原理的枯燥感。
核心優勢,分類梳理:第②段聚焦 Lifi 的 “特有優點”,未采用雜亂的羅列,而是按 “功能與成本→安全性→便捷性→場景適配→技術潛力” 的邏輯分類闡述,且每個優勢均搭配具體應用場景(如飛機、醫院對應 “無電磁污染”,智能家居對應 “綠色便捷”),讓 “優點” 不再是空洞的術語,而是可感知的價值。同時,結尾 “成為國內外競爭焦點和制高點” 的表述,提升了技術的重要性,引發讀者重視。
發展歷程,時空串聯:第③段以時間為軸,串聯起日本(2000 年)、美國(2008 年)、英國(2013 年)及中國的 Lifi 研究進展,既展現了技術發展的全球視野,又突出了中國在該領域的 “不落后”—— 通過 “同一時期研發樣機”“打破世界紀錄” 的細節,增強了內容的客觀性與民族認同感,避免了單一視角的局限。
直面挑戰,客觀理性:第④段并未回避技術短板,明確指出 “白光 LED 調制帶寬有限”“無專業集成芯片” 兩大核心問題,同時以 “雖有不足,但已展現蓬勃生命力” 的表述平衡觀點,既保持了科學的嚴謹性,又傳遞出對技術未來的積極預期,避免了 “盲目吹捧” 或 “過度唱衰” 的極端傾向。
收尾升華,關聯產業:第⑤段跳出技術本身,將 Lifi 與 “LED 產業可持續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拉動” 掛鉤,從 “技術價值” 延伸至 “產業價值”,讓讀者看到技術背后的經濟與社會意義,使文章的格局更開闊。
二、內容表達:專業性與通俗性的平衡,細節增強說服力
科普文的核心難點在于 “把專業知識講明白”,這篇文章通過精準的表述與恰當的細節處理,實現了專業性與通俗性的統一:
術語使用 “有度”:文中雖涉及 “可見光通信(VLC)”“調制帶寬”“集成芯片” 等專業術語,但均遵循 “先定義、后解釋” 或 “術語 + 場景” 的原則。例如,提到 “無電磁污染” 時,立刻補充 “適用于飛機、醫院、工業控制等射頻敏感領域”,用場景解釋術語含義,讓非專業讀者也能理解;提到傳輸速率時,直接給出 “3.75Gb/s”“3.4Gb/s” 的具體數據,既體現專業性,又通過 “打破世界紀錄” 的對比,讓讀者直觀感知技術水平。
數據與案例 “有據”:文章多處使用具體時間(2000 年、2008 年、2013 年 10 月 11 日)、機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成果(英國第一臺 Lifi 產品、中國 3.75Gb/s 傳輸速率),這些細節并非隨意堆砌,而是為 “Lifi 技術已進入實際研發與應用階段”“中國不落后” 等觀點提供支撐,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與說服力,避免了 “泛泛而談”。
語言風格 “平實”:全文未使用復雜的句式或華麗的辭藻,而是以簡潔、平實的語言傳遞信息。例如,描述 Lifi 的應用時,用 “只要有燈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網”“無須開挖管道的市政許可” 等口語化表述,拉近與讀者的距離;結尾 “為 LED 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劑強心劑” 的比喻,既生動形象,又精準概括了技術的產業價值,讓抽象的 “拉動產業鏈” 變得具體可感。
三、價值傳遞:兼具技術普及與發展視野
好的科普文不僅是 “知識的搬運工”,更能傳遞技術背后的趨勢與意義。這篇文章在普及 Lifi 技術的同時,還隱含了兩層重要價值:
激發對 “新型通信技術” 的關注:通過對比 Lifi 與現有 Wifi、3G 技術的差異(如無電磁污染、更大帶寬潛力),讓讀者意識到 “通信技術并非一成不變”,新的技術可能會顛覆傳統場景,培養讀者的技術敏感度與創新思維。
展現中國科技的發展實力:在全球發展歷程中,明確提及中國團隊 “幾乎同一時期研發樣機”“打破世界紀錄”,既客觀呈現了全球競爭格局,又自然傳遞出中國在新興技術領域的競爭力,增強了讀者對本土科技的信心,避免了科普文中常見的 “國外技術主導” 的單一敘事。
【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10-31
《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答案10-20
《未來網絡用燈光》閱讀附答案08-13
《用燈光也能上網》閱讀答案10-11
《燈光》閱讀答案09-23
燈光閱讀答案12-03
《雨夜的燈光》閱讀答案09-27
《雨夜的燈光》閱讀答案精選01-07
雨夜的燈光閱讀答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