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貧窮的父愛課后閱讀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貧窮的父愛課后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貧窮的父愛課后閱讀答案1
貧窮的父愛
(1)一個中午,天很熱,我在街上走,一對父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2)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一只手舉著插滿糖葫蘆的架子,另一只手拉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小男孩正揮舞著小手,嘴里不停地哭喊道:“爸爸,我要吃糖葫蘆,我要吃糖葫蘆。”可那個男人并不理會孩子的哭喊,仍然向四下張望,嘴里喊道:“賣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架子上還插著兩串糖葫蘆,可他就是不舍得取一串給孩子。
(3)剛做了父親得我有些不忍,就走上前去。男人看到了我,馬上露出一絲謙卑的笑:“要糖葫蘆嗎?”男人很黑很瘦,頭發亂亂的,身上的舊襯衣也是皺巴巴的,就像他的臉,寫滿了生活的滄桑。
(4)我點頭,遞上一塊錢。他忙取下一串糖葫蘆來,我接過,然后遞給小男孩。孩子立即不哭了,瞅著我。我對男人說:“孩子要就給他一串,多賣一串能掙多少錢啊?”
(5)男人愣住了,不過馬上就反應過來,一下子抓過孩子手中的那串糖葫蘆給我,抱起孩子快步就走,任孩子在他懷里大聲地哭喊。我想不通為什么,也許是他不愿意接受施舍?
(6)走到前面的樹蔭下,我又看到了他們父子倆。
(7)插糖葫蘆的架子放在一邊,上面已空空如也。男人正蹲在地上,分一串糖葫蘆。他的前面是一個輪椅,上面坐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剛才哭鬧的那個小男孩站在旁邊,兩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串糖葫蘆。男人分幾個給小女孩,又分幾個給小男孩。顯然,這是最后的那一串糖葫蘆。
(8)男孩手舞足蹈,女孩也很高興,只是表情有點木然。男人看著他們,眼里充滿慈愛。
(9)我上前把剛才買的那串糖葫蘆遞給那個男孩。男人回頭看到我,便伸手哆哆嗦嗦地在口袋里掏,掏出一盒已經揉得皺巴巴的煙。我擺手說不吸,男人又哆哆嗦嗦地裝進了口袋,對我“嘿嘿嘿”地笑。
(10)我問:“都是你的孩子?”男人點點頭:“閨女小時候得過腦膜炎,憨了。”我笑著說:“孩子們想吃,你就給他們一串,多賣一串能多掙多少錢?”男人說:“小本生意,能多賣一串是一串。糖葫蘆越少越難賣,我給他們吃一串,剩下得那一串就沒人要了,兩串都給他們吃,太浪費了。”
(11)一會兒,兩個孩子把糖葫蘆吃完了。男人雙手一舉,就把男孩放到肩膀上,男孩雙手揮舞著喊道:“架高高嘍,架高高嘍!”男人對我一笑,推著女孩,慢慢走遠了。
(12)我見過有錢的父親,孩子要什么他就會給什么,那是一種富貴的溺愛。但這位貧窮的父親更讓我感動,他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物質享受,只能用小小的一串糖葫蘆,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孩子父愛,這愛卻詮釋著人間最真的情。
習題
10.文章題為“貧窮的父愛”,不看內容,從標題中你可以獲得那些信息?(3分)
11.第(3)段劃加粗的句子屬于 描寫,從中可以看出男人 。(3分)
12.揣摩第(9)段中兩個“哆哆嗦嗦”的含義。(3分)
13.文中的父親舍不得將兩串中的一串糖葫蘆給小男孩吃,是他不愛自己的孩子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3分)
14.第(9)段中說:“他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物質享受,只能用小小的一串糖葫蘆,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孩子父愛,這愛卻詮釋著人間最真的情。”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
15.假如你就是文中的那個小男孩,現在,當你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他會對父親說些什么?要求語言簡明,富有感情。(3分)
參考答案
10.文體:記敘文;內容:父親貧窮卻表現出偉大的父愛。
11.肖像或外貌 樸素、飽經生活的磨難與不幸
12.體現了一個外人能給予小男孩需要,但作為一個父親卻不能的吃驚和難為情的心理,同時表現男人對我的舉動的一種感激之情。
13.不是。(1)分最后一串糖葫蘆給兩個孩子吃,并且眼里充滿慈愛;(2)孩子們吃完糖葫蘆后,架著小男孩,推著女孩回家;(3)不給小男孩吃,是為了照顧小女孩,給予他們平等地關愛。
14.文中的父親雖然貧窮,但他給予孩子的愛是真誠的,平等公正的。他沒有給予孩子豐富的物質,但他給予孩子們的是無形的精神財富。他對孩子不溺愛、不縱容,卻用最樸素的方式傳達著父愛。意思相近即可。
15.此題為開放性題目,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富有感情即可。
貧窮的父愛課后閱讀答案2
一、基礎理解題
文中哪一處細節最能體現父親的“貧窮”?
A.父親穿著破舊的工裝。
B.父親每天只吃一頓飯。
C.父親的手粗糙開裂。
D.父親省下自己的飯錢為孩子買書。
“貧窮的父愛”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A.父親因貧窮無法給孩子提供物質保障
B.父親用微小的行動默默付出,體現深沉的愛
C.父親因貧窮而對孩子嚴厲
D.父親因貧窮失去尊嚴
下列哪項最能概括文章的主題?
A.批判社會的不公
B.歌頌父愛的偉大與無私
C.反映貧困家庭的艱難
D.描寫父子間的矛盾
二、分析題
文中描寫父親“手”的細節有何作用?
(例:文中提到“父親的手粗糙開裂,布滿老繭”,請結合上下文分析。)
“貧窮的父愛”為何被稱為“愛”?請結合具體內容說明。
作者在結尾寫道:“貧窮從未遮住他的愛,反而讓愛在塵土中開出了花。”這句話如何理解?
三、拓展思考題
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面對父親的“貧窮的父愛”,你會如何表達感激?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父愛如何通過“貧窮”顯得更珍貴?結合自身經歷或見聞談談看法。
參考答案
一、基礎理解題
D
解析:文中可能提到父親省下自己的飯錢為孩子買書,直接體現“貧窮”與“父愛”的矛盾,突出父愛的無私。
B
解析:“貧窮的父愛”并非指貧窮本身,而是父親在貧困中通過微小行動(如省吃儉用、默默付出)表達深沉的愛。
B
解析:文章主題是歌頌父愛的無私與偉大,而非單純描寫貧困或社會問題。
二、分析題
細節作用分析:
父親“粗糙開裂的手”象征他的辛勞與付出(如長期勞作、節儉)。
通過外貌描寫,暗示家庭經濟狀況的窘迫,反襯父愛的厚重。
為后文揭示父親省吃儉用供孩子讀書的情節做鋪墊。
父愛被稱為“愛”的原因:
犧牲精神:父親省下自己的生活費為孩子買書、交學費,甚至餓肚子。
默默付出:他不抱怨貧窮,用行動代替言語,體現深沉的愛。
精神傳承:通過教育支持孩子的未來,給予希望而非物質。
句子理解:
“貧窮未遮住他的愛”:貧窮沒有掩蓋父親的愛,反而讓愛更純粹、更堅定。
“在塵土中開出花”:比喻父愛在艱難環境中依然綻放,象征愛的力量超越物質條件,帶來精神上的美好與成長。
三、拓展思考題
表達感激的方式:
可以寫信或當面告訴父親:“您省下的每一分錢我都記在心里,我會努力學習,將來讓您過上更好的生活。”
用行動回報,如幫父親分擔家務、取得好成績等。
父愛在“貧窮”中更珍貴的原因:
物質匱乏時,父愛往往通過“存在感”而非物質體現,如陪伴、鼓勵、堅持。
貧窮中的父愛更純粹,不依賴金錢,而是用時間、心血和犧牲表達愛。
(結合自身經歷:如父親在困難時期仍堅持送孩子上學,或母親熬夜縫補衣服等。)
【貧窮的父愛課后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感謝貧窮》閱讀答案08-09
《貧窮與富有》閱讀答案10-24
感謝貧窮閱讀答案09-02
感謝貧窮的閱讀答案09-02
感謝貧窮閱讀訓練答案08-26
感謝貧窮閱讀題及答案07-29
貧窮不是理由閱讀答案11-16
能給予就不貧窮的閱讀答案12-01
《有滋有味的貧窮生活》閱讀及答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