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有信》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有信》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處暑以后,天氣漸涼。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猶如門前的野茉莉,克勤克儉開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謝,蘆葦葉子自根部一點點枯竭,瀕臨枯瘦,仿佛焦墨的點點勾劃。樺樹葉子,每天嘩嘩嘩往下掉,銘黃色系,錦緞一般華麗,村得原本蕭瑟的秋天有了貝殼的脆響。地上的草尚綠著,但這種綠,再也不是蓬勃的綠,是不出聲的啞綠,克制的綠,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經歷的多了,一顆心難免荒涼蒼老,身體里也裝的一卡車的疲憊。
秋天成了果實的天下,小區里,柿子,石榴,無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漸漸飽滿。微風振枝,熟果墜地,是木槿的紫白繽紛,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銀杏樹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著圓滿的凋落。鳥雀們吃柿子、石榴、無花果,在飛行的過程中排泄,糞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實則發起芽來,于草叢里層出不窮的生長。自然萬物的循環該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幾日天色,是汝窯的淡青,襯了涇宣一樣的云朵,偶有風過,慢慢地,又輕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飄逸,是王獻之的草書,渾然里盡是勃勃生氣,如蟲瀝瀝。
近期,連日來都是陰的,溝渠旁,園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來來回回一趟一趟,聞著聞著,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長風萬里的遼闊。
最大的苦惱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開始了大面積的鳴叫,吵的睡不踏實,前后窗戶關起來,又悶,開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擋不了油蛉們潮水般洶涌的叫聲,要到霜降以后,這些小蟲子們才會停止鳴叫。仿佛是為了抗爭屬于自己的生命時光的短暫。
夜里,了無睡意,隨手翻書,又翻到汪曾祺《晚飯花集》,重復讀了多遍,真是好。有一個短小說就叫《晚飯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淺淺的笑風,娓娓而來,更像一小幅淡墨點畫的冊頁,雖無《世說新語》那般傳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國的氣質一下出來了。即便一張桌子用舊了,紋理尚在,仿佛可以觸摸到溫度。讀這樣的小說猶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熱湯,那份生活的樸素的靜氣,把你深慰良久。
《晚飯花》里的李小龍就是汪曾祺自己。一個作家縱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還原一顆遠去的少年心。
李小龍每天放學經過巷子里,東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樹枝上,王玉英家的墻根邊一排晚飯花。王玉英坐在這一排花前做針線。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后來王玉英許了人家,未婚夫是錢老五。李小龍聽說錢老五風流浪蕩不務正業,還傳說他跟一個寡婦相好,不僅住在那個寡婦家里,還花寡婦的錢……后來,一頂花轎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飯花還開著。李小龍很氣憤,他覺得王玉英不該嫁給錢老五。從此,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原來的王玉英了。
重讀廢名短篇小說系列,以及長篇《橋》,一樣簡淡,絕句一樣,不肯浪費語言。無論廢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詩詞極深的影響吧,只點染,不鋪排,一直往內收,留下大片空白,簡直是倪云林的遠山圖卷啊,一派蒼煙枯老,飄拂了人世間淡淡憂傷,總要等到讀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種莫名的情緒肆意流瀉,漸漸地,不曉得怎么了,又濃烈起來,就是那種余音不竭的渾然、繚繞,令人怦然。
把小說寫到單純的境界,也是一種生命的還原吧,點點滴滴,把你打動,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樣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悵。
這世上,單純的,都是永存的。
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自己在秋天的所見、所聽、所讀做了詩意的敘寫,語言清新,情趣盎然。
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對汪曾祺小說的一些批判色彩。
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敘述中頗有遠村孤煙的含蓄淡靜之致。
D.這篇文章是在說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點,其實也是在訴說一種人生況味。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5.結合文章,說明文中的兩個“疲倦”分別具有怎樣的含意。(5分)
6.請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這些“信”分別給予了作者怎樣的思考?(6分)
答
4.B(3分)
5.第一個“疲倦”是指沒有生氣,沒有精神。(2分)第二個“疲倦”是指果實累累,壓迫樹枝,讓樹枝有承受不住的樣子。(3分)
6.示例:
(1)滿山遍野的植物,讓作者體會到生命到暮年后缺乏生機。
(2)果實和鳥雀,萬物的成熟與新生。
(3)天色和草香,衰落中的生機。
(4)蟲鳴,生命的渺小和短暫。
(5)汪曾棋和廢名作品,單純的事物可以長存。(答出其中一點得1分,五點答全得6分))
【《秋有信》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秋》的閱讀答案11-14
《秋》的閱讀及答案09-23
秋的閱讀答案07-24
報秋閱讀答案12-04
秋頌閱讀答案07-16
秋的氣味的閱讀答案09-22
秋望閱讀答案10-30
偷秋閱讀答案08-04
讀秋 閱讀答案07-19
《報秋》閱讀答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