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是我們宜興人,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們的祖國并不富強,中國像一個既落后又不團結的大家庭,在外國人的眼里,中國人永遠都是愚昧無知,就算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終究是成不了才的。那天,他的一個法國同學,對中國留學生非常蠻橫無理,沖著徐悲鴻出口傷人。他的這種狂妄態度,一下子激怒了徐悲鴻。為祖國、為中國人,他克制住了心頭的怒火,對那個學生提出挑戰,看等到結業的時候,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才。
從此,徐悲鴻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千里馬,日夜奔跑,發奮苦學。由于生活沒有規律,天長日久,他得了胃病,他時常獨自忍著劇痛,不管嚴寒、酷暑,堅持著對名畫的參觀和臨摹。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過去了,徐悲鴻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他創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美術界。
徐悲鴻用中國人特有的韌勁,勤奮鉆研,終于贏得了外國人的尊重,他的名字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回想我自己:在學習上不肯下功夫,遇到困難老想著讓爸爸、媽媽幫忙,平時他們讓我參加個學習班:畫畫、彈琴……我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撒網,學得很隨意。現在跟徐悲鴻比起來,真讓我慚愧,今后,我一定要像徐悲鴻那樣奮發努力,勇往直前,做個真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