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抗震救災精神感悟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總會收獲一些心得和感悟,順其自然的,我們就可以寫一篇關于感悟的文章。不過,是不是寫起來就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震救災精神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抗震救災精神感悟1
前年的五月十二日,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是中國由史以來規模最強的一次地震,當時我們全家都嚇得魂飛魄散。
隔天我們看新聞才知道,這次天然災害的災情最為嚴重的地方是汶川。
這次地震,汶川的.橋梁斷落、房屋倒塌、花草樹木折斷,許多住戶因為和家人分散或親朋好友死亡,而痛哭失聲,有許多人出錢、出力、捐血,來幫助災民,使災民恢復正常的日子,真是好心。
我覺得生命真是太可貴了,所以我們要珍惜在世界上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出錢、出力和捐血的人,是如此的熱心助人,這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
抗震救災精神感悟2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青川農民的標語背后,站著千千萬萬災難壓頂不低頭的英雄群體。在汶川特大地震災難的廢墟上,在倒塌的農舍、廠房旁,一戶人、一群人、千百萬人正揮汗如雨,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他們的目光中透出一種震不垮、壓不彎、打不敗的英雄氣概,這是我們愈挫愈勇、攻堅克難、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災區帶來巨大破壞。災難面前,災區人民不屈不撓、奮力自救。從城市到鄉村,從廠礦到街道,從醫院到學校,歷經險阻的千里大馳援,處處涌動的愛心大奉獻,共克時艱的同心大協作,匯聚成全民族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強大合力,凝聚起人民無敵的英雄精神。兩條標語所展現的,正是千百萬災區群眾表現出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精神,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一個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回望抗震救災百日攻堅,展望恢復重建千日奮戰,我們更加真切地看到: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有不畏任何艱難困苦的大智大勇,能夠凝聚起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只要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無論下一步的恢復重建多么艱難,我們都有信心、有勇氣、有力量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這就是學習抗震救災精神。
從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中,我們可以得到諸多啟示。
一種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的主體意識。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無論是改造自然還是改造社會,其主體都是人民群眾。災區群眾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創造者和實踐者。搶險救人、過渡安置,我們見證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災后恢復重建,是災區群眾自己的事業,更需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標語喊出了災區群眾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這是災區人民的“宣言書”: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們是抗震救災的主人!這是災區人民的“軍令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雙手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
一種戰勝一切困難和艱險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中總是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如何把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的根本動力,這是抗震救災的新形勢對我們提出的新課題。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怎么建、建什么?會面臨哪些新情況新問題?都沒有現成可尋的答案。對于各級領導干部而言,要主動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緊靠群眾,真正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實情,體察民情,從群眾中汲取智慧、獲得力量。
一種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思想觀念。災后恢復重建,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任務十分繁重,最需要恢復和重建的是民生。要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力量,最需要堅持的`是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方法。千日奮戰,我們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科學規劃、科學重建,我們要善于汲取各方意見,傾聽民聲,尊重民愿,體現民意,集中民智,努力使恢復重建的決策過程成為民主決策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重建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種腳踏實地、實干苦干的工作作風。災后重建,一磚一瓦鑒民心,一枝一葉系民情。我們要始終與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心連心,切實做到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愿望為第一取向,以群眾利益為第一目標,以群眾滿意為第一追求。特別是要像青川農民喊響的那樣,腳踏實地、實干苦干,多辦順民意、解民憂、謀民利的實事。災區各級干部和廣大黨員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尤其要特別講大局,特別講付出,特別講實干,特別講紀律,真正做到站起身來當傘——為群眾遮風避雨,俯下身去做牛——為群眾鞠躬盡瘁!
總而言之,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揭示一個真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們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與廣大群眾心手相連、同舟共濟,統籌推進“兩個加快”,就一定能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
抗震救災精神感悟3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感動得你熱淚盈眶,感動之后,一種無限的敬重和敬仰在心頭升起,并促使人性和人的精神不斷升華。
在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生死關頭,老師們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死保護學生的生命;他們不顧個人和家人安危,始終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義無反顧奮力搶救危難中的學生;他們強忍悲痛,堅守崗位,竭盡全力,頑強拼搏,歷盡艱險,迅速組織受困學生安全轉移,投身災后重建,恢復正常教學。災區廣大教師為保護災區學生生命安全,為抗震救災作出了重大貢獻,涌現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5月12日,當地震到來時,綿竹市德陽東方汽車輪機廠中學任政教主任譚千秋毅然張開雙臂,為四位學生擋住了死神的腳步,自己卻被無情的地震奪走了生命。16日上午11時11分,一位名叫“方英年”的網友在天涯茶社發帖,深切悼念自己的同學、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教師袁文婷,為拯救學生,將青春定格在了26歲……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激勵著活著的每一個人。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英勇無畏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盡管如此,但他們的所作所為,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的精神和品德,蒼天可鑒,日月可鑒。
我一邊感動地流著淚水,一邊在想,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這些英雄都已經死了,但我們相信,他們還活著,而且,還會永遠地活著。他們不是活著的人,而是活著的靈魂和精神;他們不是活在有形的日子里,而是活在人們無形的心中……無數革命先烈走了,但是,他們的英雄事跡永不衰敗,他們的革命精神永世長存,他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這一次,也不例外。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關愛他人是無限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恒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在地震中舍己為人獻出了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萬仗光芒,而且,必將永世長存!我們每一個人都記住在地震中死亡的每一個人,并向在地震來臨時舍己為人的英雄永遠致敬!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為這些教師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災區的老師,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餞行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權勢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我們雖不能親臨到災區,但我們會時時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那種為學生奉獻的精神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備好課,上好課,批好每次作業,這些雖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是對學生一生負責的大事.我認為一個教師還必須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老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今后工作中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甚至關系到整個民族的素質,只有明師德、鑄師魂,真正學習抗震救災英雄教師事跡中體現的博大情懷,才能成為未來的合格教師。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我們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第二在教學工作中要作到虔誠地對待教師這個職業,抵擋住各種各樣的誘惑,執著于教育不動搖,甘當人類靈魂工程師,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
第三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不斷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教師要自覺地接受繼續教育,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這樣學生才能從教師處學到“源頭活水”的知識。
第四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愛和關心,需要教師像父母一樣在生活上關懷備至。當然,愛生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活動。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的難處與痛苦。教師首先應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其次教師要以心換心,與他們溝通情感,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用自己的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孩子,用自己的耐心去對待每一天的工作,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染每一位家長,不斷提高自己,通過行動表達自己的愿望.
今后我要更加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使自己的思想認識,隨著不斷發展的客觀實際變化而變化。作為我們個人也都要敢于探索、勇于實踐、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確立創新意識,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抗震救災精神感悟】相關文章:
抗震救災作文11-30
抗震救災命令05-29
蝸牛精神的感悟03-27
工匠精神感悟06-03
工匠精神感悟[精選]12-26
歌頌抗震救災詩歌08-11
5.12抗震救災詩歌02-20
汶川抗震救災作文12-02
工匠精神的感悟范文07-10